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

12/3/2015 「牽阮的手」紀錄片放映 心得

《牽阮的手是一部由紀錄片導演莊益增(臺大哲學系畢)與顏蘭權(留學英國的電視電影製作碩士)夫妻花五年時間共同執導的臺灣電影,於2010年完成,2011年公映。故事紀錄同樣出身臺南的社運人士田朝明醫師與田孟淑夫婦橫跨長達六十幾年的深情與大愛,也透過兩人長期投入台灣民主運動呈現出臺灣半個多世紀的民主發展歷史,及對臺灣這片土地堅持永續的熱愛。

   內容描述了,臺南縣山上鄉有位熱情活潑的臺南女中二年級學生田孟淑,跟田朝明醫師所發生的愛情故事做揭幕,因年紀相差16歲,其中曲折不順,但也沒有因此切斷他們的感情。

   接著故事開始敘述他們結為夫妻之後,慢慢國民政府來台,發生了各種事,他們倆個開始參與國民運動,藉由這個地方開始描述台灣最真實的事情,台灣的民組是怎麼慢慢過來的,當中死了多少人,多少人為了民主,付出了多少,令人深省。

11/19 「公民不服從」演講 心得分享

11/19 「公民不服從」演講 心得分享
   甚麼是公民不服從呢? 公民不服從為在憲政體制下處於少數地位的公民表達異議的一種方式,是一種反對權的政治權利。
公民的「反對權」就是指「公民不服從」,雖有可能涉及違法的行為,卻是出於「社會良知及正義」的公共利益之關注而不得已所選擇的一種手段,是少數人基於對法律忠誠的一種喚起多數人認同的非常手段。
基於公民的道德、良知所從事的「公民不服從」,這是不同於一般的「暴民反抗」及「暴動」。「公民不服從」參與者的訴求,是否符合「社會良知及正義」的公共利益是須要訴諸社會多數人的認同所進行的一種抗爭行為。
2014318日發生的 太陽花學運 就是一個公民不服從的運動,訴求將服貿協議退回行政院。先建立兩岸協議的監督機制,再用其來審查服貿。兩岸協議的監督機制應符合五大原則:公民能參與、人權有保障、資訊要公開、政府負義務,國會要監督。
召開公民憲政會議。公民憲政會議討論內容包括、憲政體制、選舉制度與政黨制度、兩岸關係法治基礎、社會正義與人權保障、經濟政策與世代正義等。反對會議由馬江召開、反對侷限在經貿議題、反對由工商團體主導。
立委應傾聽民意,不要只聽黨意,並要求政黨不要以黨紀處分控制立委投票。

利用公民不服從去表達要的訴求,讓政府不能隨意忽視民意。

11/5/2015 議題思考與討論 (二) 如何看待「人」是合於道德的-心得

11/5/2015 議題思考與討論 ()
     如何看待「人」是合於道德的-心得
  在這堂中,講師為我們介紹”如何看待「人」是合於道德的”得主題,究竟道德為何物? 根據康德對於道德的論點,他主張人應該追求自由,但人的自由則與較低級的動物本能相反,也就是說,除非人能夠從性、欲望、飢渴、嫉妒,等動物本能中解脫出來,則不能稱自己享有自由。於是,康德將自由的定義分成三種不同的道德反差,各為『責任vs本能』、『自律性vs他律性』、以及『絕對命令vs假設命令』等。
易言之,所謂真正的自由,或是純道德,要符合一種居先的條件,也就是說,一種尚未有任何條件所污染的情境。它是一種自發性的、內證式的、無條件性的責任,也就是說,一件事情要符合道德規範,其要來自內在自證的良心範疇,且執行者必須擺脫外界所強加的束縛,並將人類動物特質最小化,並將人類共同命運扛在肩膀上。

讓我們去思考自由跟道德該怎麼平衡,讓我們去想平常可能不會想到的事!

2015年12月3日 星期四

「城市發展下的動物處境」: 連流浪也不允許的極度邊緣

「城市發展下的動物處境」:
連流浪也不允許的極度邊緣

   流浪動物,在日益發仔的現在,不知不覺也成了一個問題,關懷動物的團體跟重視人們生活以及利益的人們,逐漸展開了衝突,許多動物,開始由人為飼養,最後遭放生,流落街頭,成了我們口中的流浪動物,當然生為大多地區的住民,不太喜歡,畢竟流浪動物給人的印象,以及生活、清潔方面,並不優質,動物保護團體方面,一眼就看到了動物的苦境,居無所處,但,這樣可正是衝突的來源,當你只注意到某樣東西時,可能會忽略甚麼,當要討論事情時,或許從對方的角度出發解決事情才是更好的,希望不管事城市居民,或是關心動物的人們,能從對方的角度出發,找出問題的癥結點,相信最終能讓動物跟人們,都能有容身之處,和平相處!